服务热线:021-6270 1099 (09:30 - 18:00)
建议使用浏览器:火狐,谷歌,猎豹。其余浏览器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企业登录
求职者登录
首页
双选会
职位
公司
学校
搜索
学校
公司
学校地区
不限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搜索学校
复旦大学
就业电话:
021-65642672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fudan.edu.cn
就业邮箱:
chenj@fudan.edu.cn
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确立了2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94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专业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历史学系、旅游学系、哲学学院 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新闻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核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信息工程与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航空航天系、材料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艺术教育中心、上海数学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同济大学
就业电话:
021-65981173(四平校区) 021-69584643(嘉定校区)
就业网址:
https://tj91.tongji.edu.cn/index.jsp
就业邮箱:
tj91@tongji.edu.cn
简介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美“10+10”计划,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同济大学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截至2020年11月,学校设有29个专业学院,9家附属医院。4个校区占地3960亩,总建筑面积181余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0人,硕士研究生11038人,博士研究生6514人。另有国际学生325人 。 院系分布 四平校区: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航天航空与力学学院、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法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医学院、数学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嘉定校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就业电话:
021-54745721、54745904、54747570、 54743091、54745994
就业网址:
https://www.job.sjtu.edu.cn/eweb/jygl/zpfw.so
就业邮箱:
career@sjtu.edu.cn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 ,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院系分布 闵行校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外国语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药学院 、媒体与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致远学院、密西根学院、航空航天学院 徐汇校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凯原法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重庆南路校区:医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就业电话:
021-62232272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ecnu.edu.cn/common/index.aspx
就业邮箱:
career@career.ecnu.edu.cn
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院系分布 闵行校区:传播学院、大夏书院、地球科学学部、法学院、光华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历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孟宪承书院、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语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信息学部——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哲学系、政治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山北路校区: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学部— —软件工程学院、信息学部——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部、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就业电话:
021-63846590*776205 / 776369
就业网址:
https://www.shsmu.edu.cn/zsjy/bysjy.htm
就业邮箱:
ssmujob@shsmu.edu.cn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34963名,专任教师686名,在职高级职称295人,博士生导师893人、硕士生导师123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1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次,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教育部海外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9人,上海市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8人。2011年,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专业设置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儿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中法联合医学院 、 全球健康学院 、 瑞金临床医学院、 仁济临床医学院 、 新华临床医学院 、 九院临床医学院 、 口腔医学院 、 一院临床医学院 、 六院临床医学院 、 儿中心临床医学院 、 检验系、 营养系 、 医学影像系 、 妇产科学系 、 麻醉与危重病学系 、 精神卫生系 、 耳鼻咽喉科学系 、 病理学系 、 药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就业电话:
021-65642672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fudan.edu.cn
就业邮箱:
chenj@fudan.edu.cn
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简称上医)。院训是“正谊明道”,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939年,因抗战爆发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1946年,抗战胜利,迁回上海。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所9个。设有本科专业9个: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高职专业1个:护理。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9个(医学门类6个,非医学门类3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医)、护理学。 在校博士研究生2731人,硕士研究生2899人,普通本科生4035人,专科生113人,共计966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名,讲座教授8名,另有青年长江学者12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7人,牵头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9项(含附属医院牵头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5项(含附属医院牵头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 专业设置 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 护理学院 、 生物医学研究院、 脑科学幺研究院 、放射医学研究所 、实验动物科学部 、脑科学转化研究所
东华大学
就业电话:
021-67792486
就业网址:
https://ejob.dhu.edu.cn/
就业邮箱:
job@dhu.edu.cn
简介 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首批28所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院校之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院系分布 松江校区:纺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 延安校区:人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
上海大学
就业电话:
021-66134097
就业网址:
https://zbb.shu.edu.cn/new/Index.aspx
就业邮箱:
info@shu.edu.cn
简介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1个校管系;开办91个本科专业;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173人;有研究生1658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89人,预科生55人,成人教育学生17305人;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32人,其中学历生1872人。 院系分布 宝山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钱伟长学院、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社会学院、体育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情报档案系、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嘉定校区:悉尼工商学院。 延长校区: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中欧工程技术院。
上海财经大学
就业电话:
021-65904215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sufe.edu.cn/
就业邮箱:
jyzd@mail.shufe.edu.cn
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1921年学校迁至上海,创建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 专业设置 商学院、会计学院 、金融学院 、经济学院、法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统计与管理学院 、数学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从业资格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财经研究所高等研究院 、 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 、创业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上海国际银行金融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就业电话:
021-64252552,021-64251024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ecust.edu.cn/
就业邮箱:
jyb@ecust.edu.cn
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 院系设置 徐汇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化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生物工程学院、外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中德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应届生为主) 奉贤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化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生物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非应届为主) 金山校区:石油化工基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
就业电话:
021-35372996
就业网址:
https://career.shisu.edu.cn/
就业邮箱:
sisujiuye@shisu.edu.cn
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设有22个教学院系(部),53个本科专业,授课语种49种;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研究生3624人。 专业设置 卓越学院、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系、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德语系、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海外合作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3个语言类专业和17个非语言类专业。
上海中医药大学
就业电话:
021-51322459 021-51322590(研)
就业网址:
http://jy.shutcm.edu.cn/
就业邮箱:
jiuye10268@163.com yjs10268@126.com(研)
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占地500余亩。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14个学院、部、中心,8所附属医院,23个研究所;国家重点学科6个(含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教职员工近1300人,包括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 专业设置 药用植物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工程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学、推拿学、古汉语与医古文、内经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复杂科学、中医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文献学、中医痹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护理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
«
1
2
3
4
5
6
»
求职者登录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为同意我司的
《隐私保护政策》
登录/注册
企业登录
验证码登录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还没有企业账号?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企业账号?
立即注册
企业注册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为同意我司的
《服务协议》
、
《隐私协议》
登录
已有企业账号?
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找回